列印 | 关闭视窗
 
中国工业和资讯化部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02/07/2025
消息来源:工业和资讯化部
6月26日,工业与资讯化部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工业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成份


工业和资讯化部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资讯化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实际发挥标准对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领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我部组织编制了《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产业、本领域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执行。

工业与资讯化部办公厅
2025年6月13日

关于深入推动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要求,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化工作,健全支持完善绿色碳化标准。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和目标导向,以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引领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对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二、标准急用攻坚行动
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供给。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为重点,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积极推进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范围,条件成熟的可直接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实施基础好的团体标准采信为业界标准或国家标准。

加快补齐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短板。围绕冶金渣、化工渣、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制修订源头减量技术标准和评估标准,以及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标准,着力推动大宗工业固废在制备建筑材料、路基材料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速制定无废园区、无废企业相关标准,引导重点产业工业园区及企业加速无废化转型。积极推动退役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新型固废精细化拆解与低成本、规模化综合利用标准制定,拓展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新路径与新场景。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加速电动自行车废锂离子蓄电池综合利用标准研究。加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标准供给,拓展标准适用产品种类及规格。加强重要机电产品再制技术标准制修订。

标准急用攻坚重点任务
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依照急用先行原则,优先聚焦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以及其他减排贡献突出、市场需求迫切、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积极推动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等标准开发。

资源综合利用标准。聚焦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制定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建设指南标准。重点修订磷石膏深度净化、赤泥分质降硷等源头减量技术标准。制修订固废源头减量效果评估标准。制修订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及产品标准,赤泥萃取铁、铝等技术标准,以及赤泥制备粉体材料、胶凝材料、建筑陶瓷材料等技术标准及产品标准。制定热解法、溶剂法光伏组件综合利用标准,退役风机叶片破碎分选技术标准。制修订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以及电动自行车废锂离子蓄电池规范储存、安全放电、拆卸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标准。围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胶、废旧轮胎、废纸、废旧纺织品等量大面广的再生资源,制定废料检测、来料加工和成品品质等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加速制定机电产品旧件检测、无损探伤、表面修复等再制造标准。

三、标准创新引领行动
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标准引领。加速工业绿色微电网、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化合物应用、中低温余热余能高效利用、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制修订,加大工业领域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积极推动多种类异质可燃固体废弃物取代燃料、惰性电极、新型催化、绿色合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等一批产业链共通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加速推动完善光伏、新能源汽车、绿色智算、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绿色电力设备、绿色轻工业、环保装备等领域标准体系,支撑绿色发展新动能培育。



强化数码化绿色化协同标准支撑。积极推动资料中心、通讯基地台和通讯机房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标准制修订。突破人工智慧、区块链、识别解析等数码技术在制程、供应链等精细化绿色管理应用标准,以及数码化能碳管理、工业互联网赋能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绿色生产、精细化管理等标准。进一步推动污染物监测、能耗和碳排放管控、虚拟制造、弹性制造等数码化绿色化协同技术标准开发。

标准创新引领重点任务
新能源产业链标准。推动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氢冶金、清洁低碳氢化合物合成氨、甲醇、航空煤油等标准规范研制,完善水电解制氢、氢燃料电池及氢动力轨道运输等氢能装备相关标准。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光伏、风电、新型储能等新能源及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等技术标准规范修订。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标准。着力推动惰性电极、湿法阴极、多极槽技术标准研制,以及电解铝柔性电解、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及余热回收、多种类异质可燃固体废弃物替代燃料制备水泥、储能储热装置与企业煤气发电、余热发电耦合等技术标准研制。加速电弧炉、电锅炉、电炉窑、电加热装备、热泵、高功率电储热锅炉等电能替代制程设备标准开发。加速完善环保装备产品性能、应用选用与效果验证标准研制,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及产业群聚评估类标准体系。推动制修订重点产品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标准,配套完善检测方法及仪器性能评估、有害物质资讯传递及材料声明、符合性评估规范等标准。

数码化绿色化协同标准。聚焦资料中心、5G基地台等数码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一批绿色资料中心、液冷、高效供电能供电等标准制修订。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新一代资讯科技+绿色低碳」典型场景应用,推动制修订一批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云端运算、人工智慧、数码孪生等新一代资讯科技在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应用标准,支援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赋能核算核查、技术制程、监测评估、管理服务等领域标准。加速数码化能碳管理、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数码化赋能管理效率提升、智慧分析监测、绿色低碳技术验证等领域标准发展。

四、标准提升更新行动
加速完善更新节能省水标准。着力推动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制修订,稳定提升重点用能产业能耗限额要求,持续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水准。不断扩大工业节能标准覆盖范围,加速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标准研制,推动能源效率评估、节能监察、节能诊断、设备运作管理、计量检测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加强取(用)水定额、节水型企业/园区、重点用水设备等工业节水标准研制,重点制定工业生产全流程节水及工业废水循环、非常规水等利用标准,提升工业用水效率。

积极推动绿色制造标准迭代升级。加强绿色制造标准统筹规范,加速完成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等评估通则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重点产业绿色工厂建设指南,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研发典型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技术规范标准,持续完善绿色制造服务标准。

标准提升更新重点任务
工业节能标准。适时制修订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资料中心等重点产业领域能耗限额标准,以及马达、风扇、泵浦、压缩机、工业锅炉、资讯设备等重点产品能源效率等级标准。加快制修订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余能利用技术规范等标准。制修订系统及设备的节能运转、经济运转、系统最佳化等运转维护类标准,以及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能源能效检测、能量平衡测算、节能监控等计量及检测类标准。针对重点产业领域,制修订工业节能监察、节能诊断服务技术规范等标准,以及能源绩效评估、节能技术评估、系统性评估、产品设备评估等能源效率评估类标准。

工业节水标准。重点推动工业节水及水效提升相关术语定义及分类、水计量器具、资料收集及分析、节水计算规则及方法、水质检测方法等基础通用标准制修订。围绕钢铁、石化工、纺织等传统重点用水产业及光电、晶片、资料中心等新兴用水产业,完善取(用)水定额、节水型企业/园区等标准,持续推进工业节水技术设备应用、制程流程优化、节水材料以及智慧水务、节水诊断、合约节水、水级标准电区监测

绿色制造标准。重点推广绿色制造领域基本概念、技术、方法、管理和服务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标准以及标志标识等标准开发。加速制修订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绿色工业园区评估通则、绿色供应链评估通则、绿色设计技术规范等通用标准,配套完善重点产业绿色工厂建设指南,同步推进绿色工厂评估分行业标准的迭代更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推进。完善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机制,加速筹建工业和资讯化部绿色低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挥工业和资讯化部绿色低碳标准化总体组指导和协调作用,以及标准化部委托机构、标准化技术组织等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强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建设。持续改善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分产业分领域制定标准图谱,实施重点标准任务清单管理,指导和推动标准系统精准制修订。

(二)加强政策协同。做好标准与规划政策衔接,推动工业与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与相关规划、产业政策等同步研究、部署、实施,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标准转换。鼓励标准实施评估结果作为政策规划落实的重要依据。鼓励将绿色低碳标准纳入检验检测、政府采购、招标等活动,持续提升标准应用效能。鼓励利用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专案等加强对绿色低碳标准化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相关标准化工作。

(三)加强能力建构。强化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建置面向产业、园区、企业等进行对标贯标培训和标准化服务的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打造标准化应用典型标竿。鼓励进行工业和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交流活动,加强重大课题研究,推动解决关键共通性问题。加强工业与资讯化绿色低碳领域国际标准动态追踪与分析,鼓励进行标准化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先进标准的国际转化,提升我国工业与资讯化绿色低碳标准的国际化水准。

 

 
  关闭视窗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条款 | 免责声明 | 辅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权利。
使用本网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条款。